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他是猴票的设计者

他是中国国家画院院士

他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

6月13日

大师黄永玉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仙逝·家属敬告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黄永玉先生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14日敬告:

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黄永玉先生,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

他兼涉诗、文,被誉为“一代鬼才”。他还曾创作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中国生肖邮票开山之作——庚申年猴。

仙逝·传奇一生

1924年

黄永玉出生于湖南

因家境贫苦

12岁就外出谋生

后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

出于爱好和生计原因

年纪轻轻的他就走上了绘画之路

并很快以木刻作品蜚声画坛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在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前

黄永玉做过瓷场小工

小学教员、中学教员

剧团美术队员、报社编辑

电影编剧等工作

1952年

在表叔沈从文的鼓励下

黄永玉从香港回到北京

并于次年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画家、作家、木刻家

教育家、建筑设计师

……

黄永玉被人们赋予了

太多太多的称谓

一直以来

外界对黄永玉

都有“鬼才”的评价:

他的画构思奇特

造诣精深、风格迥异

不仅擅长版画、国画

艺术实践还涉及诸多领域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对于爱好

黄永玉的排位是

文学第一,雕塑第二

木刻第三,绘画第四

他说

自己画画、写文章

都没有受过训练

没有受过训练有它的缺点

但缺点恰好成为它的风格

所以比较自在

虽平生多舛

但他的处世态度

却旷达洒脱

他曾经这样说:

“悲伤很误时间

有人因此送掉半辈子光阴

把悲伤当成诗

那会好过点”

他99岁时还在计划创作新画

仙逝·大师其人

黄永玉在战乱年代自学成才,以木刻起家,拓展至漫画、油画、国画、雕塑、工艺设计等,在中国当代美术界具有重要地位。虽平生多舛,处世态度却洒脱旷达。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黄大1991于翡冷翠 ,20×29cm,1991年,这是黄永玉先生所创作的最后一张木刻作品,是为1991年羊年所创作的贺年卡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1980年《庚申年》邮票

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有《永玉六记》《醉八仙》《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2023兔年邮票,由“猴票之父”黄永玉执笔两枚邮票中第一枚邮票名为“癸卯寄福”,用别出心裁的蓝色描绘了一只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睿智卯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福,但是怪异、荒诞,又带着些许戏谑的蓝兔子形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争议,黄永玉说:“画个兔子邮票,是开心的事。这个兔子呢,大家都会画,也不是专门只有我一个人会画,画出来大家高兴,祝贺明年的新年而已”。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2023年《癸卯年》邮票

2020年8月26日,“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在96岁高龄之际再做个展,黄永玉选择了版画。展览以“入木”为主题,精选黄永玉从上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版画作品近两百件,以版画这一艺术形式勾勒出黄永玉的艺术创作面貌。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年轻的黄永玉正在刻木刻

为自己的展览手写序言,他的第一句话说:“这是我一辈子刻的木刻,大部分都在这里了,可能四百块左右。”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黄永玉手书“入木八十年”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黄永玉,《鲁迅先生和青年木刻工作者》 35×45cm 1954年

谈及黄永玉的版画时,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说:“我们都熟知黄老的中国画,木刻是黄永玉先生艺术的根,是他视觉体系中的压舱石。我们也熟知黄老性格里的浪漫,但当我们真正深入研究他的艺术创作时,才知道他在版画创作中非常理性的思维。”展览中将首次呈现那些饱经沧桑的木刻原版。这些原版跟随着黄老经历过战乱与流浪,漂泊了一生,如其所言,像他的“骸骨”一般。更重要的是多块原版还将与作品对照展出,更是难得中的难得。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齐白石与黄永玉合影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齐白石与黄永玉合影

黄永玉于1954年创作了这幅齐白石的肖像,当时黄永玉被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派到荣宝斋学习木刻水印技术,为了完成齐白石肖像的木刻作品,他专门去拜访了齐白石先生,在《速写因缘》这篇文章文中,他记录了和齐白石这位老乡见面的过程。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在展览的原版对照区,可以看到这些跟随黄永玉先生多年的木刻原版

在展览的原版对照区,可以看到这些跟随黄永玉先生多年的木刻原版据悉,“入木·黄永玉百岁版画艺术展”6月10日刚刚在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开展。他爱上木刻,是在厦门的集美中学,那是1937年。时隔86年,黄永玉的木刻作品回到了他艺术生涯的起点地。今年99岁的黄永玉专门为厦门巡展创作了一幅作品《我从闽南出发》并配文。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我从闽南出发》

据黄永玉回忆,他年少时离开家乡去厦门集美学校求学,开始了一个人的漂泊。彼时,正值抗战全面爆发,他“靠捡拾路边残剩度日”,在闽东南流浪,用脚走过“千里万里”。他三次从日本人的炸弹下捡回性命,也曾为了生存和一船舱尸体同行,险些被抓“壮丁”。

集美学校在当时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师资,也为学生们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黄永玉的美术与语文成绩非常出色,但他不爱上数理化和英文课。

虽说课堂上的书读得不好,但他把集美学校整整六层楼的图书馆藏书“从头到尾都翻烂了”,并从此养成了每天看书的习惯,这为他后来的艺术探索打下了坚实的知识根基。

正是在集美学校,在美术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下,黄永玉开始学习木刻,雕刻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发表在各地报刊上,引起很大关注。可以说,木刻是黄永玉作为艺术家成名道路上的第一块“敲门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盛起。少年黄永玉因木刻家野夫的《怎样研究木刻》一书,开启了自己的版画创作之路。少时离乡,辗转多地。福建、江西、上海、台湾、香港、北京……黄永玉的流浪之路,似乎没有停下过脚步。其中,停留于上海的短暂一年,却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体验。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黄永玉,《翠翠和爷爷》 13.5×18.5cm 1947年 沈从文小说《边城》插图

1947年,黄永玉来到上海。“来到上海,打开眼界,看到那么多延安木刻家的作品……一个那么大的局面,那么新的世界,呈现眼前。”至今黄永玉回忆起上海的那段经历,总是带着别样的感慨。七十多年后,黄永玉在其连载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三部里,真切地回忆起了与友人在上海相处的光景:作为越来越受关注的青年木刻家,黄永玉加入了上海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并担任理事,其作品数次参加了中华全国木刻展;黄永玉交游广泛,不仅认识了李桦、野夫、陈烟桥等木刻界的前辈,交往了巴金、臧克家、楼适夷等文学名家,还认识了诸如黄裳、汪曾祺等一群年纪相仿的挚友,以及与张正宇、张乐平、黄苗子、陆志庠等漫画家来往紧密;越来越多的文学家朋友邀请黄永玉为其小说或诗歌创作木刻插图,其中包括为其表叔沈从文小说《边城》创作的《翠翠与爷爷》《花环》等插图,以及为“九叶诗派”女诗人陈敬容诗歌《逻辑病者的春天》作同名木刻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黄永玉受邀回到北京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筹建。身处新旧更替的变革点,而立之年的黄永玉尝试在新兴版画创作与教学中寻找到更深层次的表达语言:他深入小兴安岭森林,创作了诸如《小鹿你好》《初进森林》《新的声音》等大量森林题材的版画木刻。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黄永玉,《狼与猫》 13×12.8cm 1951年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黄永玉不断拓宽中国新兴木刻的审美与维度,创作了如《春潮》《花城》《葫芦信》等代表作品。其版画风格逐渐倾向于一种浪漫美学范式的回归,不仅完善和深刻了中国新兴木刻的形式与内涵,也为当时的版画界带来了一股新风。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黄永玉,《春潮》 40×55cm 1961年

晚年黄永玉虽停止了版画创作,然而手中刻刀促使了其养成了从不松懈的习惯,他尝试转向更多艺术语言的可能性探索。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晚年黄永玉

黄永玉也将文学视为自己最倾心的“行当”,从事文学创作长达七十余年。诗歌、散文、杂文、小说诸种体裁均有佳作。先后出版《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等作品。去世之前,黄永玉一直在创作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黄永玉《阿诗玛(之二)》1956年

送别!一代大师(送别师父的感恩寄语)

黄永玉《繁花似锦》1973年

在“朗读者”节目中,黄永玉也曾表示:“我死了以后,我的骨灰不要了……我自由得多,不要固定埋在一个地方,也省得飞机钱。我在上海有一些朋友,他们说:‘你应该把骨灰留起来。’我说:‘你想我嘛,看看天、看看云嘛。’”

生活上的“老顽童”

艺术界的“鬼才”

最敬爱的先生

一路走好!

◆综合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新华网等官方平台

来源: 长春晚报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cw3.com/3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