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核心提示: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可能损害DNA和身体修复这一损伤的能力,并可能提高患上癌症等遗传疾病的风险。
“熬夜等于慢性自杀”,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或听到过这句话。
我们一直都说熬夜对身体不好,
但你真的知道熬夜
到底对身体哪儿不好了吗?
当我们去网上搜索
“熬夜的危害”时,
仅仅输入“熬夜”两个字,
弹出来的都是:
长胖,脱发,患癌,猝死……
除了这些,
你知道吗,
熬夜还会对人的基因造成损害!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
科学来讲,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睡觉,是由一类叫「时钟基因」的基因控制的。
正常人的生物钟是:到吃饭的点儿了就会饿;到睡觉的点儿了就会困;到起床的点儿了就会清醒。基因控制你,啥时候该干啥。
但经常熬夜会打乱体内的生物钟规律: 晚上,时钟基因喊你回家睡觉,你迟迟不肯睡, 时间一长,时钟基因就乱了,也不知该什么时候喊你睡觉了。
于是,它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调整步伐来适应你的节奏。
这个办法就是变异。
诺奖获得者迈克尔·杨,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由于熬夜缺乏睡眠,神经突触细胞被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吞噬。
神经突触细胞被吞噬后,神经递质减少,导致大脑神经传导变慢、反射时间变长。
于是大脑就变得更加难以正常连接了。
要知道,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患者,也是因为脑部的神经突触细胞被吃掉了,才患病的……
睡觉对人体究竟有多重要?
那么睡觉对人体究竟有多重要?网上有个段子讲述睡觉的重要性:
对付疲惫:睡觉。
对付恐惧:睡觉。
对付感冒:睡觉。
对付饥饿:睡觉。
好像睡觉就是身体的万能重启键,有什么事睡一觉就好了。在一定程度上,事实也确实如此。
以色列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睡眠可使神经元DNA损伤有效修复。
该校研究人员用斑马鱼模型实施了动物实验,他们的研究可以解释 睡眠及睡眠紊乱如何影响大脑活动、老化及各种脑功能失调。
斑马鱼身体透明,大脑神经与人类相似,是观察单个神经元变化的理想模型。 研究人员用一种被称为“3D延时成像”的技术和高分辨率显微镜观察斑马鱼脑部,他们发现, 在斑马鱼清醒时,神经元DNA的双链断裂不断积累 ; 而在夜晚休息时,斑马鱼神经元的染色体更活跃,而染色体活性增加会提高神经元DNA损伤修复效率。
研究人员解释说 ,这一研究找到了睡眠、染色体动力学、神经元活动及DNA损伤之间的生理相关性。
睡眠的重要作用是增加染色体活性,使神经元DNA损伤得到修复。 动物清醒状态下,这种DNA修复过程不够有效,只有睡眠期间、大脑信息刺激减少的状态下才能有效发生。
当代青年的熬夜现状
中国的年轻人,熬夜是普遍现象。问一下自己,你有多久没在11点之前睡过觉了?
一直有个词很火,叫 “晚睡强迫症” ,说有些人明明意识到自己很困应该睡觉了,却怎么也不想睡的一种强迫心理。
中国医师 协会发布的一份《2018年中国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报告中总结:
90后普遍睡眠不足,呈现出“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安然入睡”的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 “晚睡”+“熬夜” 已经成了大部分90后的流行病。
医学上讲,人体自我修复活动大都在凌晨3点以前进行,因此23点~3点这段时间的睡眠质量尤为关键。 过了这段时间,补睡再长时间,都难以弥补熬夜带来的损失。
那么科学的睡眠时间是多久呢?
专家建议:新生儿每天睡14至17小时,3至5岁儿童睡10至13小时,6至13岁学龄儿童睡9至11小时,14至17岁青少年睡8至10小时,成年人睡7至9小时,65岁以上老人睡7至8小时。
为了我们的健康,今天说晚安,就真的晚安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cw3.com/3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