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程车(运程车-易奇八字)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旧民谚:七十二行,拉车为王,脚杆拉细,颈项拉长。

车是一种古老的交通运输、乘用工具,早在《诗经》时代就已普及。更是一种作战利器,春秋战国时期的车战已成规模,但与本文的叙述无甚关联,只是一个引子。

尽管进入现代社会,但在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之前,国内的物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仍离不开古老原始的车、船。船是水上运输工具,另当别叙。而“车”则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车”,而是沿袭千年的“车”——双轮架子车(以叙者接触的为依据)。

在蜀地(青少年时期未出过川,工作后以厂为家,眼界如此),所能见到的车,第一种是大板车,所用车轮为汽车旧轮胎,用一根钢轴联接固定,车身为两根长杉木杆,横插数量不等的硬木枋,如木梯状,再铺以木板,以利堆装货品。这种车的装载量大,两、三公吨,甚至四、五公吨的稀松平常,但较笨重,须得借用畜力或人力牵引。

运程车(运程车-易奇八字)

图片来自网络

记忆中,经常在公路上出现的是力行(搬运组织)的人们,甚至劳改、劳教的犯人,由监管人员看押着,大多由数人或十余人牵引。前方的杉木把之间由一人掌控方向,两边则多人均等牵拉用力;上坡喊着号子,下坡则回扯控制速度,平路快步前进,很有气势。有时数辆、十数辆不等,偶尔也有用骡、马、牛代力的(当然,拉车的人是非常辛苦的)。

马车,是那个年代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主要还是两轮,绝少三轮(如今天的三轮车)的,套一匹辕马,两侧各一匹作骖马,也有一侧有、一侧无的,视车的轻重大小而定。车身有些象古轿,视车内面积安排坐凳,一般左右各一排,后部或中间可临时加凳,为的是客少时装货。前方为驾驶人员留着专门位置,方便掌控辕马方向,轿厢四侧贴裹有布幕,并开窗、装帘,方便乘客观望风景。

在当时这种乘用车辆并不比如今豪车档次低,能坐的人非富即贵,至少你要能消费得起。少年时为求学和一帮少男少女包了辆马车进县城,坐进车厢也是激动不已。行进的过程中,马蹄的“嘀嗒、嘚嘚”声、驾车人的吆喝声,车外一晃而过的人影、树影及风声,让人很是新奇。即使一些较陡的坡路,平时步行也较吃力,而在马儿们欢快的脚步下,却轻松越过。一些不太陡的下坡,赶车的大叔更是让马儿放开四蹄奔跑,蹄声如疾风骤雨,马车如乘奔御风,让人既振奋又耽心,万一马失前蹄怎么办?很有点杞人忧天的感觉。

更普遍的是一种小型的板车——大板车的缩小版,由人力或畜力牵引,运送货物。其铁辐圈镶嵌由旧汽车外胎切割而成的胶条,以保护辐圈和减震,多年后才有内外胎充气式车轮。文革时期,百业凋敝,就业机会渺茫,出生在古镇的本人就身体力行地拉过这种车。

运程车(运程车-易奇八字)

图片来自网络

记得家中当时置当这辆车时,也是历经千辛万苦。那时父亲刚从大办钢铁中抽身回家,一时无事可做,大哥才十三、四岁,母亲家庭妇女,偶尔打点短工,一天三、四角钱,机会还很难得,当时姊妹兄弟四人六张嘴吃饭,连每月的供应粮油都难买回来,生计日艰。

无奈之下,父亲去租了人家的一辆人力架子车,到各石油井去转运桶装石油,在涪江码头下车装船。乡路崎岖、坡陡难行,镇上的拉车人都使用畜力(马或黄牛),只拉一桶石油。为了更快有自己的运输工具,父亲和大哥用人力装两桶,引得众人侧目、讥笑。当父子两拼尽全力、手脚并用,一步十滴汗水,肩膀勒肿、脚板起血泡,拉着两桶石油到码头卸货时,他们才伸出拇指赞叹。听母亲常说,为了这辆车,父亲和大哥因过度劳累而皮包骨头,简直脱了原形,想起都让人落泪。

随后是置车、买牛,与其他同行靠跑运输,往来于县城及其他乡镇拉运货物,挣取微薄的运费养家。

运程车(运程车-易奇八字)

图片来自网络

之所以说“七十二行,拉车为王。”这是由它的行业属性所决定的。在人多事少的当年,为了生存,人们载货都是极尽车的装载量和牵引力来运输的。依稀记得,从古镇粮站拉十五包小麦(米、麦标准包150市斤),两千多公斤到县城粮站,二十来公里路程,单边运费二元九角,有回头货能挣五元多钱,若返空、返空费一元多点,可挣四元来钱。为了省钱,都是头天装好货,第二天一大早,三、四点钟出发,到达县城粮站人家都还未上班,便自煮早餐、休息、喂牲口。粮站上班后,就卸货、找回载,当天又赶回家,天早卸货,天晚第二天一早卸货、再找货,绝不住旅馆或进食店就餐。

再说拉车的辛苦,自古蜀道难,地无三里平。上、下坡要占运程的十之八、九,由于装载量已是天花板,牵引必定费力,畜力有限,必助之以人力方成。稍遇缓坡,人、畜须竭尽全力方能拉上坡去。不仅牲畜奋力牵扯,人也必须肩负背绳,双脚紧蹬路面,一步一俯身,一步几滴汗;夏天汗顺着头低下的鼻尖淌,掉在路面上直冒白烟,上一段坡路,几乎用尽全力,几近瘫软。遇上陡而长的坡段,还得换综,两条或三条牲口共拉一辆车,轮流而上。

长期的作息无规律、强体力,加上因赶路不能按时就餐,营养跟不上,怎能不“脚杆拉细,颈项拉长”?

未下乡当知青时,为了为父亲分担辛劳,常替父出车,深知其中的艰辛。上山下乡指示下发后,出于就业和逃避拉车、换种生存方式的愿望出发,主动加入知青行列,成为一员。

回想过往的一切,深感昨天的不易,今天生活的甘甜、幸福,而珍惜每一天。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cw3.com/1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