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业(深圳创业补贴政策2022)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刚刚结束的二十大会议报告中提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笔者近日在走访深圳南山创业、生活的港人港企过程中发现,这些年深港合作逐渐从过去的单向招商引资,过渡到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专业服务等多领域的“双向奔赴”,深港融合发展正从概念走向实质,港人港企通过深圳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内陆市场。

建筑师吕达文(Frankie):深港融合我们具有代表性

深圳创业(深圳创业补贴政策2022)

吕达文成长于香港多元化及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对相关的建筑、城市、人文都有深刻的见解与观察。他后来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建筑与城市设计,并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肯尼游学奖学金和 Lucille Smyser Lowenfish纪念大奖–最佳城巿设计,成为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能源及环境设计领导」认可专业人士。学成归国后,他于香港创立Atelier Global(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07年,他一个人带着一个背包一台电脑,和一腔热情,来到深圳,从租下一张办公桌开始,开启在深圳的创业之路。十多年过去,他的办公室从八卦岭搬到车公庙再搬到欢乐海岸,随着深圳的发展一路向西,规模从彼时的单枪匹马发展到现在港深两地一百三十余人的设计团队。

在吕达文看来,深圳的开放包容和公平公正最吸引他。那时候他初来乍到,在深圳没有任何人脉,但凭借好的设计创意和作品,依然赢得许多项目机会。“这种公平竞争的精神与国际接轨,香港人非常接受”,吕达文说,“我们几个重点文化公建项目都是通过竞赛制度跑出来的。”

在深圳沉淀四五年之后,公司逐步积累一批优秀的代表作品,并于2017年前后中标深圳龙华档案馆、深圳书城龙华城等重点文化新地标项目,慢慢打开知名度,企业品牌获得客户认可,公司也迎来较为快速的发展期。到2019年前后,每周都会有客户主动找到公司咨询,也有其它城市的竞赛方找到吕达文邀请他们参与。

那时候,吕达文公司的香港建筑师每天早来晚返,与深圳同事一起讨论创意和方案。“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交流和本地化很重要,我们强调一个关键词是‘在地性’,现场的感知感很重要,你一定要看到这块地和周边的环境,再来考虑怎么跟这个地方融合。”吕达文说,“我们的项目,常常是深港团队一起交流,共同参与,这种能量很高,所以要说深港融合,我们太有代表性了。”

十年来,通过这些项目和工作,香港建筑师对深圳的发展情况和城市环境、文化发展有深入了解,而深圳建筑师也通过与香港建筑师的交流,视野更加开阔。

近两年香港逐渐有政府公屋和城市更新项目走向市场,对建筑设计和建筑管理人才需求增加,香港政府也推出人才吸引计划。在吕达文公司内部,既有香港同事来深圳生活,也有深圳同事计划回流香港。AG作为一家立足香港发展于深圳的建筑设计公司,正是深港融合发展的缩影,香港和内地人才通过公司平台,在港深之间自由选择来回穿梭。

品牌设计师高少康(Hong Ko):生活在这里,更关注城市发展

深圳创业(深圳创业补贴政策2022)

高少康是2008年来到深圳工作的。他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2002年获取“志奋领留英奬学金”后赴伦敦印刷学院进修设计硕士课程,尔后加入彼时在香港的“靳与刘设计公司”。

那时,“靳与刘设计公司”在香港颇有知名度,而国内经济正蓬勃发展,诸多产品需要香港设计师的国际化视野协助树立品牌形象,于是很多产品方主动找到“靳与刘设计公司”合作。

“内地经济发展起来之后,企业和个人都会追求更高品质更高专业度的服务,香港的一些专业服务在内地就有了一定市场。”高少康表示。

可以说,“靳与刘设计公司”是带着光环和客户来到深圳的,高少康也跟随公司来到深圳。与此同时,因为表现优秀,2010年,高少康从员工升任公司合伙人。2013年,公司名称从“靳与刘设计公司”改为“靳刘高设计公司”,公司名字中加入高少康的姓氏。在香港,设计公司、律所等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通常都以公司创办人或合伙人的姓或名作为公司名称,个人品牌与公司品牌合二为一。

另外两位合伙人主要在香港,高少康就负责打理“靳刘高设计公司”在深圳和内地的事务。高少康获奖无数,曾获「艺术与设计」杂志年度人物、香港十大杰出设计师奖、大湾区设计力大奖,逐渐成为中国新一代设计界的代表人物。国内一些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比如李宁深圳机场集团八马茶业五谷磨房,整合升级都离不开高少康以及公司的努力。

因为常年主导内地工作,高少康的名字也时常出现在国内媒体和各种展览上,如今他在深圳的知名度甚至超过香港。

2021年,受深圳市委宣传部的邀请,高少康作为联合策展人,参与深圳设计周的展览。“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会让我更加关注城市各种方面的发展,看这个城市需要什么,然后怎么在一个展览里面表达深圳的城市精神,用我的知识和专业能力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做贡献。”高少康说。于此同时,因为经常参与城市公共事务,高少康对深圳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逐渐深度融入深圳生活。

回头看,高少康在深圳起步伊始,就拥有原来公司的积累和沉淀,所以在深圳的创业和发展称得上顺利。如今,他已将个人的事业重心放在深圳。

“设计师想要有突破发展,要把自己的专业跟其它产业进行深度结合,比如设计+科技。设计师知道怎么跟市场对接,与消费者沟通,而科技公司具有研发产品的能力,二者叠加能产生1+1>2的能量。”高少康说。他希望在深圳,未来能有更多跨界的交流与合作。

鸭爸爸许夏林(Eddie):打造中国第一IP

深圳创业(深圳创业补贴政策2022)

2005年,许夏林在香港创立“黄鸭B.Duck”这个品牌。许夏林设计的小黄鸭,辨识度极强。鸭子嘴巴扁扁大大的,嘴角上扬似乎总在微笑。他说,这款产品最初是给孩子设计的一个玩具,他希望孩子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一笑而过。

这只小黄鸭得到孩子的喜欢,陪伴女儿和后来出生的儿子走过了童年,也成为他事业的起点。此后,许夏林开始将小黄鸭的形象产品化,从玩具到浴室产品到客厅家居,品种越来越多。

金融危机后,为了降低成本,许夏林于2009年将公司的设计和运营中心搬到深圳蛇口,总部依然留在香港。

此后,小黄鸭店面从深圳开到北上广和成都,店铺数量从一家开到60多家直营店和100多家加盟店,品牌知名度日渐响亮。接着,他开始在上海、杭州设立分公司,进军潮牌服装,在贵州和惠州开设工厂。2011年开始,客户主动找许夏林做小黄鸭IP的授权合作,罗莱家纺、维达纸业、周大福、和平精英和第五人格……小黄鸭品牌在内陆遍地开花,产品形象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开个好头固然重要,但公司发展需要持续动力。在这一点上,许夏林充分发挥了深港两地优势。“香港创意灵活,国际化程度高,国内设计师基本功好,香港设计师把好的创意与理念带到内地,内地设计师做出具体对标人群的产品。运营方面,国内运营团队更接地气儿,把一些好玩有趣的词汇、梗儿用的更得心应手,有利于品牌传播。”许夏林充分融合深港人才的优点,优势叠加,为品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与吕达文一样,疫情前,许夏林经常安排香港设计师过来与深圳设计师进行碰撞和交流。而内地90后的员工,在眼界、穿搭和对项目的理解方面,也走在时尚前列,与香港设计师互动自如。

如今,许夏林将小黄鸭这个IP做到了全国闻名,IP价值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而营收方面,品牌授权方面的收入甚至占到公司总收入的90%。今年一月,小黄鸭还登录港交所,成功上市。

回头看,许夏林特别庆幸自己在2009年的时候做出的这个果断而英明的决定,来到深圳。深圳,成为小黄鸭走向国内市场的一个重要跳板;深港资源融合发挥,为小黄鸭发展提供了持续动能。

安洲眼科于蓉:就业是创业的起点

深圳创业(深圳创业补贴政策2022)

安洲这个品牌诞生于香港。在大湾区规划出台后,安洲眼科于2019年在深圳南山的蛇口片区成立。于蓉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便在香港工作,2016年加入安洲至今,积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小时候有在内地生活成长的经历,于是作为公司董事,被派驻深圳,组建团队,全程参与到安洲眼科在深圳的创立和运营中,从打工者变成一个创业者。

安洲眼科是首批落户深圳南山的港资医疗机构,聚焦青少年近视防控、成年人近视矫正及老年人眼健康手术。利用香港的优势,安洲引入国外和香港的医疗资源和服务理念,引入德国蔡司VisuMax全飞秒技术,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家庭医生服务,经常邀请香港的眼科专家到深圳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在运营方面安洲眼科又注重本地化运作,响应政府号召,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作为南山区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深圳大学医学部合作基地、深圳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联盟医院、深圳市近视筛查及高危人群检查定点联盟医院等,与多家社康和医疗机构合作。

充分发挥深港两地的优势,安洲眼科为深港两地青少年和儿童提供爱眼护眼健康讲座、眼科保健检查,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关心两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在组建和运营安洲眼科之后,于蓉还当选了南山区政协委员,担任了蛇口居深港人联谊会执行会长,这样一来她身上就多了一层责任和使命。比如她发现深港之间医生资格证互不承认,无法打通执业壁垒,她就与多位港澳委员建议放宽深港两地医务人员资质注册及多点执业的限制,推动深港有关政策法规互认机制。作为蛇口居深港人联谊会执行会长,她经常组织在深港人的聚会和交流。安洲眼科门口还挂着“深圳旅港乡亲服务中心”“香港青年实训交流基地”两块牌子,同时覆盖深港两地居民眼健康检查治疗的综合医疗需求,一方面让在深港人能在这里享受到港式医疗服务,有更多归属感,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给更多香港年轻人提供内地实习和交流的机会。

“创业要以就业为依托,就业是创业的起点”,于蓉以自己为例,分享她在深圳的创业经验。“我是就业多年、各方面因素都成熟了之后把握契机,选择医疗服务这个方向,成立创始团队在深圳开拓医疗服务这个新领域,我觉得这比直接创业稳妥。”

吕达文,高少康,许夏林,于蓉,各有各的因缘际会,但是最终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来到深圳创业。有些已经收获了成功,有些还在成功的路上奋斗。他们依托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融入大湾区,书写并带动着深港融合发展。正如于蓉所说,“我们选择把事业扎根深圳,是因为对国家政策、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充满希望。”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cw3.com/1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