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老师!”
都江堰一所中学的教室里,正在讲课的老师范美忠脚底抹油似地窜出了教室,刹那间不见踪影。
顷刻间大地剧烈晃动,教室里桌椅东倒西歪,学生们恍然意识到,地震来了。
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得跑到操场,看着早就逃到操场的老师,都满脸疑惑地问:“范老师,您怎么先跑了?”
他们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范老师竟然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自己“跑”了。

范美忠,也因为在地震中丢下学生独自“逃跑”而冲上了风口浪尖,被网友扣上了一顶极具讽刺性的帽子——范跑跑。
这些年,范美忠不管“跑”到哪里,都像过街老鼠,被“范跑跑”之名深深所困扰。
14年过去了,被网暴了多年的范美忠,“跑”到了哪里,“跑”地还快吗?
01不入流的北大高材生
1972年,范美忠出生在四川内江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
生活把他的父母压得喘不过气,看着襁褓中的范美忠,父母除了喜悦,更多的是负担。
本就艰难度日的家庭,因为父亲染上赌博而更加落败,全靠母亲一个人苦苦支撑着这个残破的家。

范美忠的童年不幸福,他的家里少有欢笑,小小的他养成了孤僻压抑的性格。
因为家境不好,哥哥姐姐早早辍学进入社会,只能干一些又苦又累的体力活,范美忠暗下决心,一定要靠知识改变命运。
他埋头苦读,只为有一天能考上大学,逃离这个不幸福的家。
后来,范美忠考上了北京大学,一个人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从一个偏僻的山村,来到了喧嚣繁华的都市。
他以为考上大学从此高枕无忧,改头换面重启生活,可是大学生活,似乎和他设想的世界不太一样。
因为出身贫寒,与城市里的同学格格不入;看着室友多才多艺,自己只懂得埋头苦读。

自己习惯了“鸡头”,如何能接受得了成为“凤尾”?
范美忠的心理很受打击,自卑在心理悄然生长,心态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听了一段时间文化课,他总觉得老师讲的课程索然无味,内心鄙夷北大教授也不过如此。
他开始叛逆,时不时抨击我国的传统文化,还经常找机会在课堂上当众顶撞老师。
这种不满情绪,让范美忠无心学业,在北大求学的日子里,他只喜欢做两件事——看闲书、踢足球。
他狂热追求另类和自由。
古怪孤僻,愤世嫉俗,时常对老师的教学理论产生批判怀疑,大四那年,范美忠没能顺利毕业。
延期毕业的日子里,范美忠的心里笼罩着前所未有的迷茫。
一年后,范美忠终于毕业了。
他依然打心里“看不上”他的那些大学老师,即使毕业离开北大,他也不善罢甘休,在他看来,北大的一些老师们不过是一个个呆头呆脑的“老学究”。

他写了一篇讽刺文章《评北大历史系诸君子》,范美忠把北大老师踩在脚下,批判他们课堂上讲授的那些东西,不过是索然无味又千篇一律的过气理论。
02被“跑”毁掉的生活
毕业后,范美忠站上讲台,成了一名教书匠。
他从不参照书本,而是任思绪天马行空,甚至在课堂上公然批判中国的教育。
他要把他自认为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传播给更多的学生,可是没多久,范美忠就傻眼了。
越来越多的家长向校领导投诉,反映范美忠课上接连不断地“抨击式言论”。
心高气傲,具有极强的精英意识的范美忠容不了如此非议,他认为这个学校已经没法容纳他“正确”的思想,他头也不回得递交了辞职信。
辞职后,找过几份与编辑相关的工作,但因为性格实在孤僻,写出的文章批判性太强,他成了同事眼中的“独行侠”,与每一家公司的理念都格格不入。

范美忠供职的一家公司甚至还因为他出言不逊批判教育界,收到数不清的律师函之后,导致破产解散。
范美忠一次又一次失业。
直到他来到了都江堰,开启了人生的“上坡路”。
他成了都江堰光亚学校的老师,这所学校校风开放,有一门来自国外的大学预科课程,不指定教材,授课形式和内容十分随意。
范美忠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
如果不是那场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范美忠大概一辈子都会在这所学校教书育人,舒适地过完自己的后半生。
可是命运偏给他开了个玩笑。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范美忠正在教室大谈自己的理论,忽然间他感觉眼前一片晃动,他意识到地震来了。

讲台挨着教室前门,范美忠近水楼台,一溜烟窜出教室,脚底抹油似的跑到了学校操场。
他大喘着气回头看的时候,学生们才从教室跑出来来到操场,一个个喘着粗气问他“范老师,您怎么先跑了?怎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
事情如果就此而止,范美忠的生活大可恢复平静,继续推崇他那些“非主流”由的教学理念。
可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几天后他的一篇帖子,把自己“作”成了过街老鼠。
他写了一篇《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文章发到了网上,想极力辩白自己“逃跑”的正确性和必须性。

范美忠在文章中自称自己从小胆小怯懦,临阵脱逃是情理之中。何况在这种情况下,人正确的做法就是本能地保证自己的安全,不用顾及周围的人。
他甚至口出狂言,大谈这种能够决定“生”与“死”的瞬间,他除了为了自己的女儿可能牺牲自己,其他人他都会抛下不管,哪怕是他的亲生母亲。
一时激起千层浪,范美忠彻底激起了网友的愤怒,他成了大家谩骂攻击的众矢之的,一阵阵自私、不配当老师的骂声向他袭来。
而他也因为这次“逃跑”,被扣上了一个十分讽刺的外号:范跑跑。
他再次失业了。
03“跑”掉的唏嘘现状
范美忠火了!
只可惜他的火爆,是因为越来越多人对他行为的唾弃和不耻。
他在凤凰卫视,回应众人对他的指责时,依然大言不惭地表示:他之所以给大家解释,完全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道歉毫无关联。
范美忠丝毫不知悔改的态度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原谅,高达58.9%的网友认为他已经不适合做老师,强烈要求吊销他教师资格。

危急时刻,如果不能弘扬师德,舍身救人,退一步讲无可厚非;但在国家的危难之时,以冷眼旁观的姿态对抗所有人的悲痛,实属众怒难平。
我们可以不崇高,但绝不能厚颜无耻。
甚至连北大的历史系领导都说:“北大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如果开除他,我们很赞成。”
范美忠经历了铺天盖地的谩骂,却全然不知自己错在何处。
他特别愤怒,对被吊销他教师资格证的决定满心不服,在网上公然对抗抨击教育部门。

身边的朋友见他如此锋芒毕露,对他唯恐避之不及,慢慢的,除了家人,再也没有人愿意与他有任何交集,范美忠成了妥妥的“孤家寡人”。
范跑跑顶着一片骂声,不管“跑”到哪里,找工作都屡屡碰壁。
包围他的,是被孤立和谩骂的生活和被焦虑和不按吞噬的心境。
时间或许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慢慢的,人们对范美忠的骂声随着汶川地震时间的远去而消散,“范跑跑”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后来有网友发现,范美忠竟然,成了北京开华教育公司的导师,还被公司以“中国第一文科教师”加以宣传。
键盘侠容忍不了一个毫无师德的人成为“中国第一”,范美忠所在的公司被举报了,他也因此丢掉了工作。

2010年,他为了养家糊口,在网上办了培训班勉强度日。
但他的日子过得依然清贫,一家四口挤在不到90平米的房子里,除了日常开销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
他还写了几本书,想要发出自己微弱的声音,只可惜,听闻是“范跑跑”出书,所有出版社都避之不及。
在生活面前,范美忠不得不放下锋芒,开始反思。
后来,他和妻子一起开立了一所私立学校,再也不会和网友针锋相对,安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踏踏实实做起一个教书匠应该做的事情。
范美忠再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依然坚持自己曾经的教育理念,也对汶川地震中键盘侠对他的曲解谩骂做了反驳。
但是,所有人都明显感觉到,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锋芒,他好像变得平和了很多。

曾经的范美忠,热血满腔,愤世嫉俗,坚定地崇拜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哪怕赔上自己的事业和人生都在所不惜。
现在的范美忠,似乎“顺毛驴”多了。
04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14年了,据说范美忠当年在光亚学校用过的教具,还陈列在当地的一所博物馆。
可是,当更多的后人参观博物馆,为国家曾经遭受的不幸而悲伤痛苦时,范美忠用过的那些教具,颇具讽刺意味。

在举国上下一心对抗灾难时,作为教师,他不能为人师表主动帮助他人,反而临阵脱逃,丢下学生独自逃生,还不自知地宣扬自己行为无可挑剔,赤裸裸地丧尽师德。
一个普通人在地震中,尚且知道帮助周围的人,何况是一个老师,更应该为人师表,承担保护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危难面前,抛下师德临阵脱逃,自私自利却全然不知。
这些年,范美忠为“范跑跑”之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现在,范跑跑再也“跑”不动了,他终于明白“跑”得太快非但赢不了人生,还会让自己跟头不断。
参考资料:
- 百度百科:《范美忠事件》
- 百度百科:《范美忠》
- 凤凰卫视 :《一虎一席谈》
文|烟水清寒
编辑|兔兔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cw3.com/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