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技术水平有限、法规没有放开、商业模式不成熟的背景下,对于走L4路线的自动驾驶公司而言,商业化之路一直都称不上顺利;而在另一边走着渐进式路线的特斯拉却用“兜售期货”的方式靠着FSD赚了个盆满钵满。这给了某些媒体看衰跨越式路线的理由,甚至得出了“L4(路线)已死”的结论……
然而得出上述结论的人可能忽视的是,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怎么可能会坐以待毙?它未必有特斯拉那么夸张,但是年营收五个亿还不是个难事,而且还屡屡与资本市场眉来眼去,上市传闻不绝于耳……没错说的就是文远知行。
作为文远知行出行事业部的总经理,本期五山思享会的嘉宾李一凡要分享的话题正是近来备受质疑的自动驾驶商业化问题。

在文远知行的商业版图中,Robotaxi依然是核心的业务,它凝结着这家公司最重要的技术成果。但Robotaxi并非全部,公交车、物流车、清扫车等商业用途的车辆正承接着这家公司在Robotaxi领域的经验与技术,使我们社会运转得更加高效。
李一凡以物流车辆为例说明,在快递这样一个毛利偏低的行业中,自动驾驶车辆在安全员离车后,可以实现发车班点不受约束、24小时不间断排班,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初步计算可以为快递公司提升10%的毛利。
在李一凡看来,自动驾驶是底层技术,随着技术落地进而引发模式变革,当渗透率、使用率达到了一个临界值时,就将会迎来质变。至于人们都很关注的政策、成本、商业模式等问题,都会在技术落地之后“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
当然,他对文远知行的技术充满信心。

主题分享结束后,李一凡又与在场嘉宾对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嘉宾:怎样实现“自然而然”的过程?
李一凡:这一过程中,自动驾驶技术必须具备强大的可靠性、稳定性,并且把握好与现行模式的共存与突破,在局部范围内先行先试,随着渗透率、使用率的逐渐提升,自然而然地实现推广普及。
在未来的商用场景中,自动驾驶将会作为一个底层工具存在,它可靠、稳定、便宜,存在感不强,功能上与普通叉车没有区别。
嘉宾:文远知行是否有必要在给个领域都构建自己的运营能力?
李一凡:在公司内部也一直存在是做单纯技术公司还是同时做服务公司的讨论,但是在如今复杂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中这个问题并无定论。
嘉宾:如何看待不久前王传福的发言对自动驾驶行业的影响?
李一凡:你看看比亚迪招了多少自动驾驶人才就知道了。
嘉宾:文远知行的上市进程进展如何?
李一凡:老话,不予置评……哈哈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cw3.com/3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