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
琴
韵
悠
扬
古人八大雅事:
琴、棋、书、画、
诗、酒、花、茶。
琴,即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
丝桐和七弦琴,是汉族的传统乐器,
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
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广为流传的伯牙和子期的故事,
就是“琴”为媒,
高山流水觅知音。
以琴以诗:
知音一曲百年经,荡尽红尘留世名。
落雁平沙歌士志,鱼樵山水问心宁。
轻弹旋律三分醉,揉断琴弦几处醒?
纵是真情千万缕,子期不在有谁听?

古时,
士无故不撤琴瑟,
君子必左琴右书。
如今,会弹古琴者有几?
即便已有回暖之势,能操者众,
然而,善斫者稀。
两者皆精,不外乎一人,
即当代“文琴”斫人李一凡。

他自幼学习音乐,
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回想起第一次与古琴的相遇,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缘分。
那是多年以前,
在一个朋友家里,
他第一次听到这种空灵高古的韵律,
当即一头扎了进去。
拜师学艺便成自然,
多年辛苦也不言弃。

后来,随着演奏水平的飞升,
他越来越不满意手中的古琴,
觉得已经难以表达曲中情感。
于是,自己斫琴的念头一闪而过,
就是这一瞬间,
成就了他一生的执念。

说做就做,纵然前方叠嶂千万重,
甚至连可以请教的老师都没有,
他也无所畏惧。
先是从古琴实物图录和
大量琴书著作中寻找踪迹,
1:1复制,原样照做。
接着他又不断摸索,改进,
还请名家试弹。
终于,他做的琴开始被人认可。

就在他光芒初绽的时刻,
他选择急流勇退,
考进了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
师从古琴泰斗吴文光。
在孜孜求学这段时间里,
他的演奏水平和对古琴的理解力都有了
很大的提升,
又获得了导师和业界名家的指点,
形成了浩然中和的琴风,
巍巍然若怒猊抉石,
清泠兮如玉壶生冰。

其琴斋“夔音堂”2003年创建至今,
他于弹琴和斫琴技艺,丝毫不敢懈怠,
并积极面向社会普及古琴艺术,
希望更多人听到古琴的
古朴、清微、旷远、苍茫,
体会到它的境界之美。

李一凡,虞山吴派琴人,
师承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
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
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吴文光先生。
现任郑州市古琴艺术协会会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

代表曲目有《秋鸿》、《幽兰》、
《大胡笳》、《列子御风》等,
听之,如置清山幽林、流水涼涼、
苍松怪石、翠竹清泉、风致飘逸……

11月25日,周六
在良酷剧场
将有一场古琴音乐会
~欢迎来听,可浅识,可深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cw3.com/3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