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一部成功的小说,有正面人物,也应有反派的角色。在小说《红岩》中的反面人物,为数不少。就国民党特务机构的上层人物而言,小说《红岩》中有三个人,即徐鹏飞、沈养斋与严醉。徐鹏飞在《红岩》里是反动派的代表人物,其原型名字叫徐远举。他是国民党特务组织权势很大的人物,职务是国民党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兼西南长官公暑二处处长。当时,刘国鋕的亲友经多方营救,各种关系请托求情,可就是卡在了徐远举这一关。徐远举深恨刘国鋕的革命决心,坚决不放人。刘国鋕于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

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对于反派人物的描写,是革命小说的一大难点。若把敌人写得太弱势,很好对付,那么正面人物的英雄形象也难以凸显出来。反过来,要是敌人气势过高,又抵过正面人物的崇高。作者罗广斌说:“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把敌人刻画得太愚蠢,刻画得太简单,对我们是不利的,不过也要注意,我们写徐鹏飞,写他狡猾阴险,但那只是一种外表,在共产党员面前,他很虚,很害怕,唯恐对付不了”。

徐鹏飞在《红岩》里,的确称得上“狡猾阴险”“色厉内荏”这八个字。小说中,徐鹏飞指使国民党特务曾经三次企图打入地下党内部。

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第一次,特务郑克昌冒充失业青年打入沙坪书店。利用这个机会,成功抓获了重庆地下党的重要人物甫志高,由于此叛徒们出卖,包括许云峰、江姐在内的大批地下党员不幸被捕。第二次,郑克昌以“老朱”的名义,冒充地下党的联络人与假释中的刘思扬联系,企图骗取狱外党组织情报。再一次,郑克昌居然冒充被捕党员“高邦普”企图打入渣滓洞的狱中党组织。

这是特务头子徐鹏飞狡猾的一面。但在与有钢铁般意志的地下党员的面对面交锋中,徐鹏飞却又显得理屈词穷、狼狈不堪的模样。面对许云峰的大义凛然,他一筹莫展;面对江雪琴的冷冷一笑,他气急败坏,对付革命者,特务拿手的是严刑拷打,就是用“四十八套美国刑法”。

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徐远举被捕后交代,“军统特务机关,对革命人士历来是用惨无人道的酷刑拷打,用苦打成招来追逼组织。革命人士一旦落到特务们手上,活的进去,死的拖出来”。

在真实历史里,因《挺进报》事件被捕的陈然(小说中成岗的原型),曾被徐远举回忆为“大姑娘一样恬静”,但他表现出的不屈意志,令特务无可奈何。《红岩》中描述成岗受刑后的敍述:“刑讯室里寂静无声,寒光四射,冷气袭人。冰冷的水泥磨石地面上,横躺着一具血肉模糊的躯体,脚上还钉着一副沉重的铁镣。鲜红的血水,正从那一动也不动的肉体上往水泥地面滴落……”

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就连身为女性的江姐,在落入徐鹏飞魔掌后也遭受“钉竹签”惨刑。可是特务得到她的回答是:“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

真实的徐远举,到底沒有逃过正义的惩罚。1949年12月,他在昆明被卢汉的起义部队捕获后,押回自已无比熟悉的重庆白公馆关押,1956年又转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关押。1973年1月22日,徐远举在关押期间死去。

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至于《红岩》里的其他国民党特务,如白公馆监狱看守所所长陆清,真名叫陆景清;另外几个人在小说里则使用了绰号,比如“猩猩”(渣滓洞看守所所长李磊)与“猫头鹰”(渣滓洞看守所头头),都是如此,这些绰号在国民党特务内部也早就叫开了。唯有一个人,在小说里的名字与真名相同,他就是白公馆的看守长,杨进兴

此人在真实历史里,是一“恶贯满盈”的刽子手。1946年,是他杀害了罗世文、车耀先等。1949年6月,又是他同另一特务一起杀害了杨虎城将军和他的儿子、幼女,以及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夫妇。同年11月,杨进兴手提机枪指挥看守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在松林坡,他就亲手枪杀了32人。然而,他不像其他一些刽子手(陆景清)那样,畏罪逃去了台湾。重庆解放之后,杨进兴潜逃到四川南充,改名杨大发伪装成贫农隐藏了下来,最后露出了马脚。1955年6月,杨进兴被捕。1958年5月16日,杨进兴在他曾杀害无数革命志士的重庆公审后伏法。

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小说中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如此剧烈的反差,加上狱外或是狱中扣人心弦的斗智斗勇情节;特务的探密,叛徒告密,革命者保密;敌人制造陷阱,革命者识破陷阱;敌埋设特务,革命者识特反特……围绕秘密展开的一个个斗争就构成了阅读过程中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关注点。

《红岩》出版后赢得了巨大轰动。罗广斌曾说:“小说《红岩》的真正作者,不是我们,而是无数早就牺牲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革命先烈,是他们用自已的鲜血和生命写出来的,我们只不过作了一点记录整理工作而已。”

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在真实的历史上,华子良确有其人物原型(韓子栋),他的确成功从白公馆逃脱。但他脱逃是在《挺进报》案发前的1947年。因此,他与1948年4月才陆续被捕的许建业、江竹筠等革命人士并不认识。因此小说华子良的描写有些章节是虚构的。在我党得到消息后,受命营救被囚战友的解放军部队昼夜兼程,强行军七天七夜,赶到歌乐山时,抬头望去:山下已是火光一片,这是1949年11月28日,距大屠杀仅半天时间,大屠杀已经在渣滓洞、白公馆发生。

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真实的历史是:1949年11月27日下午开始,特务从白公馆、渣滓洞一批又一批地往外提人,在松林坡等地进行杀害。罗广斌回忆道:“下午4时黄显声将军(东北军将领)李英毅张学良副官)首先被害,枪声一响,我们便知道是'开始`了。”这天深夜,刽子手以“马上转移,要办移交”为名,将渣滓洞男女牢中的全部人员分别锁在男牢楼下的8间牢房里,突然用机枪卡宾枪扫射。屠杀过后,又纵火焚烧了牢房。这时,大约有30多名受伤或未中枪弹的难友,从血泊中挣扎逃出,推倒围墙突围时,被刽子手发现,又有十几人被枪杀。最后只有15人脱险。

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红岩人物形象(红岩人物形象特点及具体事例)

开镣

当刽子手集中到渣滓洞进行大屠杀时,白公馆的看守杨钦典由于受狱中革命者的影响教育,在紧急关头毅然站在了正义的一边。他打开牢门放走了最后的19人。

这场大屠杀,有一在白公馆提出枪杀,身中三枪未死,从尸坑中挣扎出来脱险一人,在“11.27”大屠杀中共有207人遇害(渣滓洞180人,白公馆27人),一共有35人幸存了下来。

牺牲的先烈们在烈火和热血中获得了永生。

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正义凛然的英雄气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谱写了彪炳史册的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世代相传。

向死难的烈士们致敬!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cw3.com/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