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释放心情的说说(爬山释放心情唯美句子)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绿野诗棚哀思录】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李绍珊文学艺术创作评传

湖北监利:王祖发

爬山释放心情的说说(爬山释放心情唯美句子)

《杜鹃花》杂志创办人、首任主编李绍珊

爬山释放心情的说说(爬山释放心情唯美句子)

小序:2023年3月21日,虽然久违的春光露出灿烂的笑容,但一则噩耗传来,却在贵州地质文学人心里投下了浓厚的阴影:贵州省地矿局原宣传部部长、贵州地质文学开创者,《杜鹃花》杂志创办人、首任主编李绍珊,2023年3月21日凌晨四时不幸去世,终年88岁。

《杜鹃花》杂志创办人之一、《杜鹃花》第二任主编与总顾问、贵州省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袁浪老师闻讯,悲从中来,伤心不已,遂率五大弟子:陈跃康、黎健、何毓敏、周万强、欧阳黔森叩拜悼念,并作《哭李绍珊老部长》悼亡诗一首:诗曰:

生长监利古城东,少小离家即从戎;

半生守海榆林港,半生探宝群山丛。

地质文学培杜鹃,社会宣传曾轰动;

歌曲创作频获奖,文史散文写峥嵘。

微观艺术具慧眼,曾在京城悬画栋;

退休十载献余热,轩辕雕像瀑布耸。

淡草岁未桃花记,万卷藏书梦与共;

我等有缘遇伯乐,没齿难忘师恩重。

今日驾鹤生死别,哭得弟子肝心痛;

先生厚德传盛世,学生永忆在世容。

2023年3月21日哭于永别之际

为表达对李绍珊老部长的怀念,绿野诗棚特在此选发新世纪贵州地质文学丛书《拓荒人的新纪元》(评论理论卷)中,湖北省监利县作家王祖发先生撰写的有关李绍珊文学艺术创作评传作品《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回味李绍珊老部长往昔的文学艺术创作生涯,寄托我们心中的哀思

爬山释放心情的说说(爬山释放心情唯美句子)

2019年,五任主编《杜鹃花》与编辑,聚集在李绍珊老部长家

爬山释放心情的说说(爬山释放心情唯美句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李绍珊文学艺术创作评传

湖北监利:王祖发

李绍珊先生独步古今,从矿石微粒中发现了五彩缤纷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世界;他钩沉索隐,由于在游人如织的山水名胜黄果树的崖壁上的一个重大发现,破译了发生在1700年前的一桩迷雾重重众说纷纭的史学悬案;他的声乐作品上中央广播电台,上国庆文艺晚会;他主办的文学杂志《杜鹃花》,其中不少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享誉银(荧)屏。专著接踵问世,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他的文集两获殊荣,世人瞩目……。

我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他的艺术世界,不避浅陋地想沿着他登山观海的足迹去寻访他的艺术道路,挖掘其中美的蕴藏,探秘他的艺术世界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姑妄言之,权作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为了行文的方便,下面将李绍珊先生生平和艺术简历,作简略的介绍。

李绍珊,原籍湖北省监利县容城镇人。1949年入伍,在刘邓大军麾下从事宣传文艺工作;51年参加抗美援朝;52年调海军榆林基地守海20个春秋。历任文化教员,基地俱乐部主任,53年立三等功一次;71年转业贵州地矿局从事宣传工作,历任宣传部部长兼贵州地质文联主席。创办《杜鹃花》文学杂志,任主编。为省第四届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音协会员、中国地质作协理事、省收藏协会常务理事、省地质哲学学会会员。1995年起在省委宣传部从事对外宣传工作六年。

1950年开始创作声乐作品,共创作歌曲600余首。作品30多首在中央及省电台播出,30首获全国及省市创作奖,有的被选为中小学音乐教材,在北京亚运会演出,参加欧洲巡演,并出版歌曲集和磁带。

1959年在著名散文家秦牧的指导下开始文学创作,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出版文学专著《淡草集》《岁末集》、 与女儿李虹玉合著《桃花六记》, 主编文学杂志《杜鹃花》成绩斐然。

爬山释放心情的说说(爬山释放心情唯美句子)

200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李绍珊文史散文集《岁未集》,由欧阳黔森作序。

1991年发现并创建了地质微观艺术。作品获金奖,被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授予“世界杰出艺术家”,2008年奥运会期间在中国科技馆展出。

1993年在黄果树瀑布旁发现轩辕嫘祖雕像,中外媒体热播。收入《走进西部旅游丛书》《贵州自然之旅》等专著。

一、结缘山海 植根沃土 开掘美的源泉

从艺的人在一专上能有所成已属不易,而李绍珊文学、音乐、地质微观艺术三驾并驱,均有骄人成就,更是难能可贵。而且文胜音,画胜文,文、音、画相得益彰,渐入化境,为什么?我们应该从他的寻美之旅中,去寻找答案。

(一)感悟山海 情恸于衷 抒发对祖国人民的爱

山是大地的精灵,是地球板块激情冲撞留下的凝固的美的符号。蜿蜒起伏,气象万千,是一组组天地交响曲美妙动听的音符,是一幅幅绘制在蓝天白云间立体的画,是一首首写在大地上的无言的诗行。

海是天露的凝聚,滋润大地,养育生灵。时而静如处子,浅唱低吟,仪态万千;时而巨浪滔天,震撼大地,狂如怒狮。大海在不同的时空演绎着婉约与壮美的音、画、诗。

李绍珊跋涉一条条崎岖山道,探访一座座密林山寨。在篝火边,在火塘旁,如饥似渴地吸收少数民族艺术的营养;在大海边、沙滩上,他记下了织网姑娘柔婉深情的渔歌;在月光下、港湾里,聆听椰胡如泣如诉的歌唱,感受南海的风韵,吸吮着大海丰美的艺术乳汁。

李绍珊先生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时代。当水兵守海,和海相知相爱,做地矿探山,与石头为伍为伴,品出了海的情愫,探出了山的秉性,在大海和高山的怀抱里撞出了艺术的火花。戎马生涯,唱大海、唱战舰、唱水兵,于是,歌曲作品《祖国海洋我爱你》《啊飘带》《南海水兵爱南海》,文学作品《田汉挥笔唱南海》《诗人同唱鹿回头》等问世;从事地矿工作唱大山、唱山寨 、唱勘探队员,歌曲作品《苗岭 我可爱的家乡》《拓荒人之歌》《草海情歌》《侗家心里暧暧的》,文学作品《桃花六记》等问世。

李绍珊的作品胎息于高山大海,有山海的品性和情怀。正如明代法家代表人物李贽所言“发乎性情,由乎自然”。讴歌祖国人民始终是他的作品鲜明的主题。马克思说“有才智的人总是被一条无形的线和人民大众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这正是对李绍珊艺术生涯最好的注解。

(二)探秘山海 突出特色 结出丰硕的果实

山民在莽莽群山和林海中,与虎狼为伍,披荆斩棘谋生存,高山塑就了山民的彪悍、率直、热情;渔人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在风口浪尖上讨生活,大海造就了他们的坚韧、顽强、豁达。

山民的歌舞像火一样的热情奔放,灼灼熠人,把你的心和他们融化在一起,这是什么?是热烈。他们表里如一,像石头一样袒露,无遮无掩,直抒胸臆,毫无矫饰,这是什么?是质朴。

在守海战士身上,李绍珊看到了水兵像海一样博大的胸怀,在顶风冒雨守护海疆的身姿中,感受到了一份令人震撼的坚韧与忠诚。于是,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问世,传遍了山寨军港,感动了高山大海。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李绍珊十八岁的成名歌曲《我站在高山上》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送颗椰子上北京》上了文化部庆祝国庆15周年文艺晚会,《小披毡》上了北京亚运会,赴欧洲巡演并收入中小学教材,《草海情歌》选作省艺术院校声乐教材。地质微观艺术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获中宣部优秀作品奖。其中作品《祖国万岁》在1998年参加世界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大赛,获国际荣誉金奖,中外媒体报道。

李绍珊文集《淡草集》获省“新长征”文学创作一等奖,《岁末集》再获省文学创作一等奖,并获全国第三届中华宝石文学奖……。

黄果树瀑布雕像的重大发现,不仅成功地解密了史学悬案,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山水名胜的人文历史品位与内涵。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中华民族瞻仰人文共祖,增强民族团结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能不说是李绍珊的伟功一件。

李绍珊在守海和登山的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研究,从感性的领悟到理性的概括,渐入佳境,把自己融入了山与海的怀抱。《庄子.人世间》里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力求这种物我化一的境界。将山的热烈与质朴,海的博大与坚韧与丰富的情感融合为一体,酿百花蜜,结甘甜果,这就是李绍珊的艺术创作道路,这就是他毕一生之精力百折不挠义无反顾的寻美之旅。

二、清新自然,质朴真挚,山海美的特征

李绍珊的艺术获得了成功,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但是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赞赏呢?是因为有令人陶醉的艺术美。那就让我们从解读他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中,探讨其艺术美的特征。

(一)山野海湾吹来的风 自然清新的美

歌曲《小披毡》用副点、休止符演绎出一串串跳跃灵动的音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晨曦初露,一群山野间的小生灵从睡梦中醒来,轻捷地跳跃、奔跑、追逐、嬉闹。清新明快、活灵活现。

地质微观艺术《蝴蝶》美丽传神。是从煤的粉尘微粒中发现的艺术奇观,栩栩如生,似乎可以从他们身上嗅到花草的香味来,叫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爬山释放心情的说说(爬山释放心情唯美句子)

李绍珊地质微观艺术作品《蝴蝶》

《岁未集》中《田汉挥笔唱南海》诗文并茂,清风扑面。阳光、海水、沙滩、绿茵,云蒸霞蔚的凤凰树,燃遍了山,映红了海,美不胜收的草红豆、海石花,美贝……,璀璨夺目,爱不释手,椰树婆娑,碧海蓝天,生机盎然,一片天趣。

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扑”扑者,自然之状,《庄子.知北游》中说:“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是啊,天地万物质朴自然才是美的源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才是沁人心脾的美,自然清新的美,如山野海湾吹来的风,是李绍珊作品美的一大特征。

(二)山灵海韵得来的启示,生命韵律的美

歌曲《海上摇篮曲》用海南民歌的旋律,采取二拍子与三拍子交替出现的手法,模拟海浪轻柔地涌动的节律,把大海演绎成一支生命的摇篮。大海是第一个生命的蛋白质产生的地方,把大海摇篮和生命的律动结合在一起,揭示生命韵律的美。

人在母体羊水里成长是晃动的,摇篮也是晃动的,所以,即使是成年人,依然喜欢摇动的摇摇椅、吊床、吊椅。只要悠悠然的晃动一出现,幸福亲切的舒适感油然而生。音乐之所以养生,就是因为音乐的韵律与人的生命的韵律产生和谐共振的结果。

《岁未集》张文瑞《独守方寸之地》中说,文瑞先生要将方寸之地制成一城,把七情六欲拒之门外,确保灵府安然。李绍珊先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剖析了人的情绪的本质规律,“除六神无主的木雕泥塑,更有谁能远离七情”。认为对人的“情、欲”应该是“事不可极,极则过度也”。

“情、欲”是人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反映,人的生理的正常运动是有一定的韵律的,而“情、欲”会打破这种平衡。遇到这种情况非但不能堵,而且只能疏导,让“情、欲”有节制地喧泄排解,恢复正常的律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四章》),天地大世界,人体小乾坤,人是天地的产物,人的生命韵律的运动也应顺应大自然。生命的美,美在韵律,而美的韵律一旦失衡,还需要美来呵护。俗言心病还需心药医,情绪波动后,需要美的艺术来陶冶,美的情感来慰藉,美的环境来净化。抹去那片乌云,给自己一个晴朗的天空。

生命蕴含着美,胰岛素和人的基因图谱呈现出有规律的曲线与直线的排列,是一幅幅美的图案,生命是按一定韵律构成的,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无不遵循了美的原则。

生命韵律的美,是山灵海韵得来的启示,是李绍珊作品美的两大特征。

(三)山海情怀感动的喧泄,淳厚真挚的美

李绍珊地质微观艺术《祖国万岁》是从千百个图案中遴选出来的经典之作。描绘的是一轮旭日喷薄而出,映红了祖国鸡形版图的恢宏壮丽景象。象征祖国如日东升蒸蒸日上,表达了对祖国炽烈的爱。

爬山释放心情的说说(爬山释放心情唯美句子)

李绍珊地质微观艺术作品《祖国万岁》

《节日之夜》描写的是节日的天安门广场的雨夜景观。灯火辉煌,朦胧而色彩斑斓,油画般的笔触,艳丽抽象,同样表达了对祖国的爱,异曲同工。

《长江汉水》画面逼肖武汉三镇地形图,天造地设。表现了作者游子思乡之情。

李绍珊歌曲《吊床上的梦》用作者家乡民歌《调兵》的旋律进行发展再现,节奏模仿勘探队员吊床的动律,用以暗喻母亲摇篮的动律,以此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在梦中如愿以偿。构思奇特巧妙,注入了作者淳厚真挚的情感,隽永含蓄耐人寻味。

歌曲《我站在高山上》是作者18岁的成名作。通过旋律的起伏变化,恰似大海的波涛,更是涌动在海军战士胸膛对祖国对人民爱的波涛,描写了守岛战士对大海发出的守卫海疆的铿锵誓言。著名作曲家瞿希贤点评此歌时,无比感慨地称道:“感情真挚饱满,充满了激情”。

中庸》中说:“诚则明矣”“不诚无物”(《大学》)“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王国维《静安文学续编文学小言》)。则“情深而文明”(《乐记》)“一片心理就空明中纵横熳烂”(王夫之《明诗评选》)“故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情与物相游而不能相舍。”(黄宗羲《南雷文集》卷一《黄孚先诗序》)诚动之以情,情感之于物,物寓之于理,理晓之于人,寓意于情而义愈至。

“故自然发于性情,则自然止乎礼义,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乎”(李贽《焚书》)。这是艺术的真谛。

淳厚真挚的美,是山海情感的喧泄,是李绍珊作品美的第三大特征。

三、追求天人合一,人化自然,山海美的升华

李绍珊终生与海山结缘,用海与山的艺术,奉献给了人们丰美的精神食粮。然而人们为什么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呢?我想应该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去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和依据。

(一)寻觅山海美与“道”的奥秘

山为阳,海为阴,八卦中用一横“—”表示阳,一横断开成二小横“–”表示阴。一个阳符下面两个阴符为山,两个阴符中间夹一个阳符表示“水”。

山,隆突外露,向上指天。在艺术的范畴里,山的艺术之美与“道”有怎样的关系呢?

“发乎情,止乎礼义”儒道是与礼联系在一起的,是功利进取的,是自然和人与礼统一和谐的运动。为“中庸之道”。《易传》中说:“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健也,坤,顺也。”阳主阴辅,以阳刚,尚健为儒道之美,所以,山的艺术之美,是为阳刚之美。

李绍珊歌曲《我站在高山上》《千里苗乡庆丰收》《送颗椰子上北京》和文学作品《沧海多变人世悠悠》(《淡草集》)表现的都是宏大与壮美。孟子说:“充实之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即“壮美”是生命进取,蒸蒸日上的气象,是充实与力量的表现,十分的阳刚,健美。

海,凹沉内藏,居下遁地。那么在艺术的范畴里,海的艺术之美与“道”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道家的道是“自然无为之道”,是自然与人循道不悖的和谐运动。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老子》第六章,第六十一章)道为天下母,生生不息,绵绵不绝,静牝胜动牡,以静为下。无为之道以阴柔为本质。

“故万法尽在自心”(《坛经.般若品第二》)“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坛经。行由品第一》)亦即自性“圆通”。圆,无始无终,自具圆足,圆即封闭的轨道,通,即向心地无限往复轮回。万物皆是幻相,心是宇宙本源。这是禅宗的“道”,是与唯心主义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以“自性”为天地本源,封闭地向“心”的运动,是“自性圆通之道”。

虽然道家是唯物的,禅宗是唯心的,但都有消极避世不为世俗利害劳神苦心,追求精神的满足与超脱的一面。可见,禅宗“自性圆通之道”亦是阴柔之道。所以,海的艺术之美,是为阴柔之美。

李绍珊歌曲《歌唱南海好地方》《祖国花园一朵花》,文学作品《田汉挥笔唱南海》(《岁未集》)、《秋来何处觅红豆》(《淡草集》),地质微观艺术《蓝色梦幻曲》等等。这些艺术作品从不同角度把海的阴柔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总之是“上善若水”《老子.第八章》的海之美的礼赞。

李绍珊地质微观艺术《长江汉水》歌曲《吊床上的梦》以画景言心境,以乡曲唱乡情,由此及彼,曲径通幽的暗喻手法借景假曲,浇胸中块垒。描写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情景相融,浑然天成。是“外师造化,内得心源”(唐代张璪语)的佳作,以神韵意趣取胜。是带有禅的意味的阴柔美。海水江水同是水,船摇床摇亦是摇,这应视作海之美的扩展和延伸。

当然,儒家也讲阴阳 “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系辞上》)。道家亦有阳刚的一面,“旁日月挟宇宙”“挥斥八极而神气不变”(《庄子.齐物论》《庄子.田子方》)山也有阴柔之美,海亦有阳刚之美,但不是主,是辅。

儒释道渗透融合,形成道与艺的统一,产生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山与海的艺术美与道血肉相连。

(二)追求天人合一 人化自然,撷取真善美的硕果

取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革除其禁锢思想的弊端,取道家顺应自然规律的法则,规避其消极退藏的观念,取禅宗“外师造化,内得心源”的艺术思想,摈弃其唯心主义的思想渊源,这应该是新的历史时期“艺”与“道”统一的最完美的追求。一如宗白华所说:“‘道’给‘艺’以深度和灵魂,离开了‘道’,‘艺’将成为没有生命的躯壳。”“道”与“艺”的统一就是天人合一。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时代的艺术作品富有宏大的“宇宙观”和深邃的哲理性。

李绍珊地质微观艺术《山之魂》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思想。作品中两条抽象的蓝色的阴柔的曲线,是两个婀娜多姿的女人体,即两个阴符。顶着黑色的横线,即一个阳符,形成刚直的折线,组成一个山的造型,阳符下面两个阴符,蕴含着八卦里“山”的符号。两个女人举着,表现的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远古时期,由于环境恶劣,人类的生殖繁衍异常艰难,直接威胁到部落的存在,而产生的生殖崇拜现象。以此寄托人们期盼人丁兴旺繁荣昌盛的生存愿望。所以,其中隐含着另一个八卦符号“水”,表现为阴阳交媾态。

一个简单的构图,蕴山含水,包阴裹阳,含蕴丰厚,賦寓哲理。阳上阴下,意蕴为天父地母化生万物。孔子曰: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系辞上》)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第四十二章》)实为生命的赞歌。而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可以从禅宗那里找到渊源。《五灯会元》中说:“直下了知,当处超越......即天然非天然......无在无不在,非离非不离。”艺术讲求直觉感悟,并不需要精确地模仿真实的事物。“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东坡前集.卷十六》)不求形似求神似,即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是李绍珊艺术作品对“道”的宏观的反映。

技进乎道,艺道相融始可文书锦绣,音演天籁,画绘神品。所以真善美,天一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核。是中国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形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善是动机,是践行。先有表现的动机才产生实践,真是善的践行的初始阶段,善然后又成了真的后续梳理深化的过程,而美是艺术结果。

以天人合一的范畴论,知天明性是真,合德循道是善,艺道统一是美;以知行合一的范畴论,格物致知是真,致知善辩是善,知行合一是美;以情景合一的范畴论,触景生情是真,化情入景是善,情景合一是美。

只有善才真,只有真善才美,它们相互融通关联,是有机的整体。

李绍珊的善,来自于他对祖国人民真挚淳厚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对战友、对后进的真诚,所以他有满腔热情歌颂祖国人民,歌颂这个时代的强烈愿望。来自于他痴迷艺道,不慕荣华,勤奋执着,上下求索。师造化,取精粹 “合内外,平物我”(张载《语录》)的艺术实践和“余心所善兮,虽九死而不悔。”(屈原语)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李绍珊的真,来自他18岁参加革命队伍,20年的军旅生涯,20年登山越岭不倦地学习实践。来自于从1955年起迄今50多年未曾中断的136本日记,1200多万字对生命历程忠实的记录。向古人学,向大家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高自己的艺术境界。尤其是得益于他长期持之以恒地对文史哲的学习与钻研,练就了善于思辨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如发现并独创地质微观艺术和印证解秘了1700多年前的一桩史学悬案。在旁人不经意的寻常中寻找不寻常,常出人意料之外,但却在情理之中。所谓胸中存立壑,眼底见性情,这就是鲜明的例证。是学习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李绍珊艺术作品的美,来自于他参加了最后摧毁苟延残喘近半个世纪,以人民水深火热为代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阶级的“和谐”,加入到建设和讴歌新的和谐社会——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实践之中。表现了人民群众不断地争取自由与幸福,改造社会的本质力量,这是其美的本质所在。

真诚,既是为人之道,也是为艺之道,这种高尚与执着熔进了他的作品中,闪烁着人格力量的魅力,艺如其人,此言不虚.他怀着对祖国对人民满腔热情的爱,所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如地质微观艺术中的那些精美的图片,情感充盈饱满,构图隽永含蓄,色彩绚丽多姿,是思想和艺术完美的结合。

矿石磨片在高倍显微镜下出现的图案,是自然生成的,是无意识的,是作者注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挚淳厚的爱的情感,给予了它们艺术生命。是作者精神世界的物化,是“人化了的自然”(马克思语)。自然没有客观自在的美,美只对人存在。

唱海,带着椰林的醇香,写山,带着山野的清新,思乡,带着泥土的芬芳。你可以触摸到他滚烫的赤子之心,激情跳动的脉搏,闪现出山民彪悍的舞姿,守岛战士矫健的身影。他的创作激情像大海扬起的一排排涌动的浪花,像山寨一束束跳动的火苗。

荆楚大地,古有歌者屈原,著《九歌》《问天》唱出了忧国忧民的心声,今有歌者绍珊唱山、唱海、唱祖国,唱出了一个赤子的一片赤诚。

是山给了李绍珊灵感,所以他的作品有山的伟岸与崇高,是海给了他启示。所以他的作品有海的博大与恢宏。李绍珊的艺术作品是天(自然)与人(情感)撞击迸发出来的火花化而为一的结晶,这就是他毕生孜孜不倦追求的艺术境界,天人合一。

真在扎根沃土,撷取山海精髓,善在“人化自然”,讴歌祖国人民,美在艺道交融,追求天人合一。

参考书目

1、汤一介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 中国和平出版社

2、刘纲纪著 《艺术哲学 》 湖北人民出版社

3 公木著 《老子》 长春出版社

4、崔钟雷主编 《老子.庄子》 时代文艺出版社

5、陈方既著 《书法美学原理》 华文出版社

6、王文祥编著 《国学常识必读》 万春出版公司

7、 《四书白话注》 长春古籍书店

8、赵世民撰文《音乐周报》之《音乐养生》栏目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9、李绍珊、李虹玉著 《桃花六记》 作家出版社

10、李绍珊著 《淡草集》 贵州人民出版社

11、李绍珊著 《岁未集》 作家出版社

12、李绍珊著 《李绍珊歌曲集》 贵州人民出版社

13、发展中的中国 李绍珊与他的地质微观艺术 中央电视台4

14、惠能著 《坛经》 吉林文史出版社

15、曾仕强著 《详解易经合集》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cw3.com/27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