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婴(葆婴官网登录入口)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家长百问百答#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到10岁女孩因3.6元被逼跳楼的悲剧,提出家长要做孩子共同成长的“脚手架”父母,积累起来一种相互依托、互不放弃的力量,拉手一起面对并解决各种问题。

感受成长的快乐,实现生命的价值,这本是家长对孩子最朴素的希冀,但近年来,孩子的身心健康频繁亮起“红灯”,安全问题也成为父母的隐忧,我们如何能提前知晓孩子的身心已陷入危险之中呢?

葆婴(葆婴官网登录入口)

1

遭遇挫折或者伤害

孩子一定会表现出异常

孩子在前行途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诸如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的困扰,它们有的像小石子羁绊着步履,有的则如天降大石阻挡去路。

11月19日开幕的第二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介绍,“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最近几年也在增加” 。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越来越多,特别是疫情以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加。主要的原因是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不能去幼儿园、不能上学,只能在家线上上课,缺少同伴交流,没有体育活动,没有户外活动。甚至有些青少年因为疫情期间在家时间长了,线上上课时间长,回到学校不适应,出现很多问题。

孩子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遇到挫折或者受到伤害后,是不可能像大人那样装作无事发生的,他们的身体、习惯、情绪一定会表现出异常。很多孩子会在第一时间向自己信赖的人——父母,发出“求助”信号,希望父母能接收信号,帮助自己。

此刻,我们都在为杳无音信的江西失联学生胡鑫宇揪心,不知孩子是否安全?身在何处?离奇失踪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胡鑫宇的妈妈李女士曾告诉媒体记者,今年9月,胡鑫宇考入致远中学,并获得了学校奖励的1500元奖金。入学后,自己仅与儿子通过两次电话。第一次是在9月27日,胡鑫宇主动给她打了电话。“妈妈,我有点儿想哭”,在这次通话中,胡鑫宇表露出心情沮丧,李女士追问过原因,并未得到回答。

我们都留意到了这个细节,一向“懂事、话不多、喜欢和朋友一起跑跑步”的孩子,向妈妈发出了信号:“我有点儿想哭”。妈妈接收到了信号并进行回应——追问原因。谁能料想还没有等到母子俩再次深入交流,孩子却已不见了踪影。

再来看我们有些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中,虽然能够接收到孩子的求助信号,可是会曲解孩子的本意。比如,有的孩子今天手疼明天头疼,家长会觉得孩子脆弱、懒惰,故意找借口逃避上学;有的孩子被同学欺负向家长抱怨,家长却向孩子灌输一种“受害者有罪论”,让孩子怀疑自己……

更多时候,家长接收到孩子发出的信号,却并没放在心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家长总觉得孩子的话无关紧要

早前有一则新闻,济南4岁男童做早操时表现不好,被老师强行拖到开水房里训话遭热水烫伤。其实在发生这件事之前,家人就发现孩子大腿面有黑色的淤青,妈妈问孩子原因时,孩子只说是“被老师打的”,妈妈接着问下去,孩子却不说了,妈妈也没太在意。

二是家长会忽略所谓的“小事”

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个高三男孩子学习压力太大,又不想让父母失望,每天夜里都会起来洗一个冷水澡,让自己保持冷静。可是,妈妈并没有察觉有什么不妥,只是一味认为孩子学习太累了。

三是高估孩子的自我解压能力

一位家长懊恼地说,我的孩子很乐观,对谁都乐呵呵的,没想到“生病”了。原来她的孩子被诊断为“微笑抑郁症”,虽然孩子看似特别开朗阳光、幽默风趣,但内心却在承认抑郁的煎熬。

所以我要提醒家长,真正地了解、关心孩子,是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的前提:孩子今天怎么有点不一样!孩子最近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不然,即使孩子出现异常,家长也不会觉得有问题。只有善于捕捉孩子不一样的点,并且及时解读这些信号,才能正视孩子的身心变化。

TIPS:孩子的一些求助信号

1.孩子诉说委屈,比如直接抱怨或者吞吞吐吐地向家长诉苦。

2.情绪反常,比如向来“话唠”的孩子突然情绪低落、沉默不语,或者向来温顺安静的孩子无故发脾气等。

3.身体和行为异常,比如身体出现伤痕,睡眠不好,不想上学,不敢独立入睡、上厕所;还有些孩子的衣物、文具经常破损或者多次莫名丢失。

葆婴(葆婴官网登录入口)

2

突然接到孩子的求助电话

你会怎么办

最近身边几位家长正在讨论一个问题:如果突然接到孩子的求助电话,说自己想家,你会怎么办?对此,身边家长是有不同看法的。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想家,肯定是遇到难事了,但这正是培养孩子抗挫力的时候,需要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在纪录片《零零后》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女孩柔柔独自在美国求学,期间遭到寄宿家庭要求退宿。柔柔给大洋彼岸的父母打电话求助,没想到,妈妈竟然不接,直接给挂掉了。柔柔只好苦笑着放下电话,自嘲说:“好吧,被拒绝是生活的一部分。”之后,柔柔也开始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

在影片的分享交流会上,柔柔妈妈谈到这件事:当时我们也是很担心很焦虑的,整晚睡不着觉,但还是想等等看,看她自己能不能处理,这毕竟是她成长路上必经的一环,如果我们过早插手,那么她可能就失去了锻炼自己处事能力的机会。

还有很多家长,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她认为孩子打电话,是在借助“想家”这个理由,表达自己无力承受的感觉。朋友说只要条件允许,她绝对会第一时间赶到孩子面前。她也向我分享了一件往事。

那是孩子在读寄宿初中的时候,朋友凌晨四点多突然接到孩子的电话,说自己睡不着,不舒服,想回家,能不能来接她。朋友和先生一边安抚孩子,一边表示立即赶往学校。

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天已蒙蒙亮,孩子就坐在学校大门口的石阶上等待父母。原来孩子生病了,再加上马上要考试,双重压力之下感觉到力不从心……好在,父母的到来和及时的安慰,让孩子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现在孩子已读大学,当谈及这件事时,孩子说,那天看到爸爸妈妈站在自己面前,拥抱着妈妈的臂弯,感觉一切困难都不可怕了。考不好有什么呢,我还有爸爸妈妈爱我呀,我还有温暖的家可以回呀。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

第一,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第二,我们不能等到问题出来后被动选择,而应该把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抗挫能力、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做到前面。

第三,一定要明确孩子当前所面对的压力是什么、孩子的心理能否承受;能够当面与孩子交流则最好,如果无法立即见面,则一定要在电话中做好疏解工作,首先帮助孩子平复焦躁不安的情绪。

去年5月份的时候,我的大儿子也曾向我发出过“求助”信号。当时大儿子即将从大学毕业了。我问他工作找得怎么样,他一如既往地告诉我他有信心找到工作。然而,在与他的聊天中我听出了以前没有的不安,慢慢地聊着聊着,他说出了实话:“妈妈,我觉得找工作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

我说:“当然,现在是什么时候?生命受到那么大的威胁,经济下滑如此严重,我们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找到工作,而是如何撑到工作开始重新出现的那一天。”……

你看,对于即将在经济最低潮的时刻完成大学的孩子们来说,求生求工作的压力很大。这种压力可以是突发的、短期的,甚至无法预料地拖延很久。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了解压力的来源和性质,帮助他们去决定是硬拼硬打,是速战速决,还是迂回作战,等待时机。

其实当孩子倾诉不安或者困惑时,我借鉴了心理学上的 “3F倾听法”,认真倾听孩子的诉求,找出问题的关键,然后与孩子讨论具体有效的应对方法。也有家长就怕自己说错话起了反作用,引发孩子更大的压力,可以参考这个方法与孩子沟通。

“3F倾听法”:

Fact(倾听事实),倾听孩子描述的客观事实,家长不要随意评判。

Feel(倾听感受),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感知他的情绪。

Focus(倾听意图),倾听孩子的真正需求,明了他的“言外之意”。

父母的积极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关爱、被保护、被尊重、被信任,才会觉得父母也是值得信赖的。

葆婴(葆婴官网登录入口)

停止对孩子的情感虐待

赢回孩子的信赖

家长现在都明白了,危难之时,有些孩子为何不愿向家长求救,说明他对家长极其不信任啊!他宁愿自残,自毁,也不愿让父母看到自己的狼狈和痛苦!

2019年上映的电影《春潮,是一部探讨原生家庭和中国式亲情关系的影片,母女纠葛引发共鸣。影片中的老母亲对待外人和善友好,但看待女儿却像个仇人。

老母亲提到有个老同学自杀了,她说她最了解那个老同学的,可她一点都没有感觉对方的异常。其实她的女儿也有过很多次自杀的想法,老母亲一样没有觉察。

有一次老母亲喝醉回家,借着酒兴对女儿数落一通,而女儿始终一声不吭,面无表情,只是用力抓握仙人球,麻木地看着手上渗出的血水。女儿在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去阻隔内心的痛苦。

葆婴(葆婴官网登录入口)

电影配图来源于网络

家长们想一想,孩子向你抱怨的时候,你是怎么回应的呢?是帮助孩子抚平伤痛,还是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制造更深的伤痛?孩子发现向家长求助,只会自讨苦吃、自取其辱,就不会再来找你了。

我列举一些家长们常用的情感虐待、言语暴力错误示范,你有没有这样对孩子说过话呢?

就为这点小事不高兴,那也太脆弱了,以后路还长着呢。

你说同学欺负你,你换条路走,不就可以避开他了。

肯定是你先惹的麻烦,早就告诉过你不能惹事,你太让我失望了。

你学习差,人家当然看不起你,你把成绩搞上去,谁还会看不起你。

人家说你两句,也是无心的,明天就忘了,大家还是好朋友。

别总说别人不好,先反省自己做得对不。

别人打你,也不知道还手,真是个“肉包子”。

《春潮》影片最后,老母亲昏迷,躺在病房里,女儿独自对着窗户,诉说关于母女俩的一切:“好安静啊,你安静了,这个世界就安静了,就让我们这么安静地待一会吧……” 女儿用这一段扎心独白,倾诉着内心伤痛。

葆婴(葆婴官网登录入口)

电影配图来源于网络

那么多的新闻报道、周遭案例、影视剧情告诉我们:越是平等、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孩子越会乐于向父母敞开心扉吐露心声;父母只有成为孩子信赖的人,才能确保他们在孤立无援时向你发出求救信号。要让孩子深信,父母不仅是值得依靠的人,更是一起分享快乐、承担苦痛的人。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cw3.com/14616.html